(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9月7日下午,由国家能源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指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能源技术创新分论坛在苏州召开。论坛分为领导致辞、主旨发言、圆桌对话三个环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汤广福院士、刘合院士等15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能源技术创新展开交流研讨、建言献策,强调多方合力、锐意探索,为推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围绕能源科技创新分享了三点工作体会。一是要深刻认识能源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技术创新是破解能源资源约束的关键支撑,还是抢抓转型发展先机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二是我国能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培育壮大。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巩固拓展战略性优势产业并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广辉围绕时代能源技术创新的“真问题”发表讲话。他强调,能源技术创新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能源技术不能只解决能源行业的自身问题,而应更多指向解决“能源之外”的问题。他指出智库并不是技术的旁观者,智库应致力于研究能源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对技术要有智库的理解和定义,成为思想的排头兵。作为智库,能源院已开始系统谋划能源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提出了“能源软技术体系”的构建问题,努力遵循“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的“十字箴言”。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他还指出能源技术的伦理维度无法再回避。如果不注意能源技术的伦理问题,那么在推进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他指出能源技术创新已是当前智库研究的重点,强调能源院全体同志会把“中国的能源、我们的事业”作为信念,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争取向业界交出一份又一份优异的能源技术创新研究的智库答卷。
主旨演讲环节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原副院长)蒋莉萍主持。
在发言环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Francesco la Camera),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名誉院长汤广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家刘合,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世界工业和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秘书处负责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保罗·爱德华·巴罗斯(Paul Edward Burrows),德国能源署国际合作专家维克多莉娅·威坦(Wiktoria Witan),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麦克·斯德林(Michael Sterling)(线上)分别作主旨报告。
圆桌对话主题为“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采取两轮问答的方式,分别围绕“能源转型背景下能源技术发展形势”“对未来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展望”来开展对话。圆桌对话由刘合院士主持,邀请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和技术中心(IRENA)主任罗兰·罗施(Roland Roesch),中国电科院院士、南瑞集团顾问(原副院长)、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玉平,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东亚“气候、能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项目组主任马丁·霍夫曼(Martin Hofmann),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卢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晏鸣宇等6位专家。
标签: